接續上一篇運動常見的「運動猝死之預防」系列文:氣喘篇後,本篇將介紹運動場上重大腦部傷害(Catastrophic Brain Injuries)美國運動傷害防護協會立場聲明中針對此議題的的防護建議。
預防與篩檢 Prevention and Screening
衛教正確觀念是預防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 「預防從教育開始」,AT 們需負責在教育訓練中
- 教育教練與選手腦震盪與其他腦部創傷的症狀
- 告知教練與選手回報腦震盪的重要性
- 並且了解在腦震盪症狀解除之前不得參與訓練
- AT 確認運動員使用合格的護頭盔,並教育教練、運動員與家長,預防腦震盪的保護性護具保護功能的限制,其並不能確保腦震盪不會發生,因為無法預防旋轉與剪力。
識別 Recognition
- AT 需要使用全面性客觀腦震盪評估,其中需包含:
- 症狀
- 認知功能
- 平衡測驗
每個測驗都只是腦震盪評估的 一小部分,不得僅以一項評估結果判斷。
治療 Treatment
- 須有一套完整的醫療應變計畫運動場上的不測風雲,你做好準備了嗎?,以因應可能顱內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與瀰漫性腦水腫(diffuse cerebral edema)。
- 急救給氧:若葛氏昏迷指數(Glasgow coma score)< 8, 或出現腦部或腦幹損傷的相關症狀、血氧濃度不足、呼吸急促或 呼吸<12-15/min 時,AT 須立即插管給氧(endotracheal intubation)或袋瓣面罩通氣(bag-valve-mouth resuscitation)。
- 明顯的腦幹壓迫(brain-stem herniation)症狀,例如瞳孔放大或不正常的姿勢,可能也會伴隨過度換氣(Hyperventilation,rate > 20,tid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 < 35mm Hg)。
- 若懷疑有顱內壓過高,須將頭部墊高至少 30°,並確保頭頸部維持在中線,以利靜脈將血液運出腦部。
- 若現場有醫生,注射 mannitol (0.5 to 1.0 g/kg),可能可以降低顱內壓。
- 若運動員在腦震盪後出現意識逐漸惡化,須立即送醫。
- 回場測試原則:運動員疑似有腦震盪,何時該停止運動?
在症狀解除後,才能開始漸進式運動測試
- 送受傷運動員回家前的衛教:持續監控受傷運動員的症狀發展。口頭與書面居家照護指示,需要給選手與負責選手的成年人。
實務上,當運動員有腦部傷害機轉或是疑似有腦部傷害時,我們必須要同時懷疑他有頸椎傷害的可能性,在尚未排除頸椎傷害前,一系列神經學檢查和 EMT 訓練的頸椎固定、上頸圈上背板後送,是最安全的現場處理方式。
關於頸椎傷害處理的部份,在下一篇運動常見的「運動猝死之預防」系列文的:頸椎傷害篇,再做詳細介紹。
註:此文為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防護員 張雅婷 共同編修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Casa, D. J., Guskiewicz, K. M., Anderson, S. A., Courson, R. W., Heck, J. F., Jimenez, C. C., … & Walsh, K. M. (2012). National Athletic Trainers’ Association position statement: preventing sudden death in sports. Journal of athletic training, 47(1), 96-118.
圖片來源:
https://neurotracker.net/2017/08/22/5-risks-repetitive-head-impacts/
https://qbi.uq.edu.au/blog/2017/02/kids-are-more-susceptible-head-injury-previously-thought
[…] 運動常見的「運動猝死之預防」系列文:重大腦部傷害 […]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