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動手寫這篇文章的前幾天,接到一個與學校運動防護員談性別平等教育的邀請。實際上,近幾年在體育教師、運動教練、地方運動局處及運動中心,皆逐漸開始將「性別」相關的議題納入研習課程之中,而多數研習課程的內容是以「性騷擾與性侵害防治」為主軸。然而,將性騷擾與性侵害防治宣導作為性別教育的第一站,不僅是反應了近年學校運動代表隊中,層出不窮的性騷擾、性侵害與性霸凌事件開始逐漸受到公眾重視,也體現了在保守的體育領域中,聚焦於身體界線,並且傳遞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法律知識的急迫性。
在性騷擾與性侵害防治等相關議題逐漸受到體育運動從業人員關切的現在,與運動員有著許多身體接觸機會的運動防護員,必然也需要對相關知識有一定的概念。然而,運動領域的性別平等教育的研習課程命題,若只著眼在性騷擾與性侵害防治,並無法涵蓋性別議題的全貌,甚至是可能會因爲過於簡化運動團隊中各種性別事件,讓運動領域在性別議題上,淪於較為侷限的觀點與議題討論,缺乏對於運動文化中的性別、權力及其他層面因素交互作用延伸而出的各種性別不平等現象。
若只著眼在性騷擾與性侵害防治,並無法涵蓋性別議題的全貌,甚至是可能會因爲過於簡化運動團隊中各種性別事件,讓運動領域在性別議題上,淪於較為侷限的觀點與議題討論,缺乏對於運動文化中的性別、權力及其他層面因素交互作用延伸而出的各種性別不平等現象。
曾郁嫻 (2021)
Photo by Sharon McCutcheon on Pexels.com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2019)曾在「講性騷擾防治卻不談同志? 「教育」和「防治」兩者缺一不可! 一文中提到:
「教育是教導孩子辨識危險和保護自己的基礎。同樣的,我們也需要認識多元性別,才能在瞭解之後,進而尊重不同性別氣質、性別認同或性傾向的夥伴」。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2019)
同樣的,美國大學運動聯盟 (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 NCAA)在 ”Champion of respect” (2014) 中,便點名LGBT (Lesbian, Gay, Bisexual, Transgender 女同志、男同志、雙性戀、跨性別者) 議題對於大專校院競技運動的重要性,並在提供給運動代表隊教練、學生運動員以及運動行政人員的教育資源指引與範例中,提出「建立支持性、包容性的運動團隊」的建議。NCAA 也指出,同志運動員在訓練環境中因其性傾向與性別氣質而遭遇的騷擾與阻礙,可能影響運動員的身心健康。加拿大奧會則是於其相關文件資料中強調,「理解運動場域中多元性別議題的重要性」與「運動員身心健康、運動表現提升」之間的關係。在這些運動領域性別多元包容相關的倡議文件裡,我們看到的是將運動員視為一個完整的個體,考量其身體與心理層面的整體關照。
延伸閱讀:以運動員出發的健康照護
雖說前述文件資料的目標對象是以運動團隊中的運動員、運動及教練與行政人員為主,但近年在運動防護領域,也逐漸浮現對於多元性別議題的關注。Suanne 等人 (2008) 在”Managing Heteronormativity and Homonegativity in Athletic Training: In and Beyond the Classroom” 一文中提及,運動防護員養成過程中較為缺乏LGB相關資源的提供,並指出基於運動防護之專業義務,以及提供友善、安全學習、就業環境與資源提供等考量,建議在AT養成教育中應涵納LGB等多元性別相關的教育課程,同時增加對LGB議題的意識。而後,Ensign, Yiamouyiannis, White, and Ridapth (2011) 也指出,雖然多數運動防護員對於LGB抱持正向態度,但仍有約15%的防護員對於同志族群保持負面觀感,並建議AT應利用既有的教育資源作為參照,以協助營造對多元性別友善、包容且支持性的環境。
大專校院中的運動防護員也意識到對於相關教育知識的需求 (Nye, Corssway, Rogers, Games, Eberman, 2019)。可知,實務上,美國的運動防護員也的確同意強化此方面的知識與照護能力的必要性。後續研究中雖逐漸將焦點轉移至跨性別學生運動員,但同樣在檢視運動防護員接觸跨性別學生運動員的經驗後,提及將多元性別相關議題納入運動防護員教育的需求(Walen, Nye, Rogers, Crossway, Winkelmann, Walker, & Eberman, 2020; Eberman, Winkelmann, Nye, Walen, Granger, & Walker, 2021)。
基於運動防護之專業義務,以及提供友善、安全學習、就業環境與資源提供等考量,建議在AT養成教育中應涵納LGB等多元性別相關的教育課程,同時增加對LGB議題的意識。
Suanne et al. (2008)
看完國外的資料,在號稱對同志與跨性別最友善的亞洲國家台灣,在運動場域中實際上是如何呢?
筆者近期發表的研究,討論台灣大專運動教練與學生運動員對於同志從事運動訓練態度的研究 (林彥伶、曾郁嫻,2016;Tseng & Sum, 2020) 中發現,台灣大專學生運動員及運動教練對於同志運動員的接觸經驗及態度,多半呈現較為支持與正向的態度,並肯定同志族群在運動參與過程中所展現的身體能力與技術表現,而非關注其性傾向及性別氣質與團隊成員的差異。這樣的情境某種程度的反映性別平等教育法的施行、民間性別友善團體的倡議,至近期同性婚姻的合法化的歷程,皆促使同志議題有了更多公開討論的機會,也增進民眾對於同志議題的理解。
Photo by 42 North on Pexels.com
台灣LGBT運動員照護相關研究不足
目前針對運動傷害與防護,或以運動為主場景的物理治療領域的性別議題,尚未被深入探究。此外,現階段台灣跨性別學生參與運動賽事的議題討論,僅有少數運動組織,因遇到有跨性別運動員參賽的實務需求,而將跨性別運動員參賽資格列入競賽規章中,但其資格限制亦以國際運動總會所發布之準則為主(世界田徑總會跨性別參賽資格規範)。
***大家若是對跨性別運動員議題有興趣,推薦收聽 Podcast:轉角國際・重磅廣播– 216.與跨性別女子的賽跑?美國政治體育的「平等戰爭」***
運動防護員能做什麼來創造性別友善的環境呢?
雖然在對LGBT族群的運動防護相關研究還正在發展階段,我們可以從既有的同志友善指引中,彙整出一些適用於運動防護領域的參考資訊。以下是以NCAA提供給教練的資源為基礎,統整出幾項對運動防護員在面對LGBT運動員的建議。
首先,應理解公開表態的重要性,因此,作為支持LGBT的運動防護員,妳/你可以:
- 停止使用具有性別歧視的語言與玩笑
- 表明不讚賞污衊LGBT的語言與行為
- 表明對LGBT的尊重
- 不要參與在私底下討論他人性傾向、性別認同、性別氣質的情境,並表明不讚賞私下議論他人的行為
- 使用包容性的語言:不要一開始就假設所有人都是異性戀!
- 參與LGBT友善團體、活動
- 善用LGBT友善標誌
而對於出櫃學生運動員的回應,作為支持LGBT的運動防護員,妳/可以:
- 表達感謝學生的信任
- 不要假設學生需要諮商
- 確保學生知道運動防護員不會因其性別氣質、性別傾向,而給予不同的治療對待
- 隱私的保護
如果你…
想增進多元性別包容的相關知識,台灣有什麼相關資源,比方像是研習或課程可以去呢?
- 女書店會不定期的舉辦女性與性別相關講座,臺灣同志諮詢熱線與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也會不定期的舉辦活動。
- 台灣女子體育運動協會正努力發展中,希望未來也可以提供相關講座課程。
- 其他的比較會是學校內部的學生社團或學術團體活動,或者不同單位規定要參加的增能研習課程中會包含或提及同志教育。
- 除了參與既有課程外,也可以鼓勵服務單位邀請性別友善團體進行組織內部的增能進修活動,提供組織成員接觸同志議題的機會。
- 美國運動傷害防護協會 (National Athletic Trainers’ Association) 也有針對運動防護員對LGBT運動員照護提供許多資源與研究資訊
照護的運動員是LGBT族群,有什麼社會資源可以建議轉介或諮詢?
- 若是有疑問或狀況,可以尋求性別友善團體的諮詢協助(例如同志熱線)。
- 建議可以參考學校裡面的心輔中心或相關單位的資源與轉介準則。
最後想說,體育運動中的性別平等,不應只侷限於參與其中的女性運動員,亦包含不同性別、性別認同、性傾向的個體,而性別友善運動環境的營造,也不只是運動教練、學生運動員與行政人員的職責,而是必須納入參與其中的所有人員。特別是以協助、支援運動員為核心信念,並以照顧運動員身心健康為職責的運動傷害防護員,也同樣需要相關的教育資源,作為增進運動防護員理解與貼近學生運動員的需求與經驗,進而協助建立彼此互信、互助與友善環境的關鍵!
性別友善運動環境的營造,也不只是運動教練、學生運動員與行政人員的職責,而是必須納入參與其中的所有人員。特別是以協助、支援運動員為核心信念,並以照顧運動員身心健康為職責的運動傷害防護員
曾郁嫻 (2021)
作者:曾郁嫻 Yu-hsien Tseng 國立臺灣大學體育室 副教授/台灣女子運動體育協會 常務理事
編修:黃昱倫 Yu-Lun (Anita) Huang
其他相關資訊連結
台灣運動好事協會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fa/
- 行政院性別平等會 https://gec.ey.gov.tw
- 女書店 https://www.fembooks.com.tw/tc/index.aspx
- NCAA. https://www.ncaa.org/about/resources/inclusion/lesbian-gay-bisexual-transgender-and-questioning-lgbtq
- Athlete Ally www.athleteally.org
-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Lesbian Rights (NCLR) Sports Project Helen Carroll, Director www.nclrights.org
- 跨越運動場上無形的障礙:性別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24834
- 他/她們的彩虹鞋帶──同志與跨性運動員的性平運動https://www.twreporter.org/a/bookreview-worldwide-sportsdom-gender-equality
延伸閱讀:
參考文獻
林彥伶、曾郁嫻 (2016)。大專學生運動員知覺同志從事運動訓練態度。大專體育學刊,18(4),249-261。
商雅婷(2006)。運動性別意識、過去接觸經驗與對同性戀運動選手態度之預測(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TGEEA (2019)。 講性騷擾防治卻不談同志? 「教育」和「防治」兩者缺一不可!。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民108年3月29日,取自:https://www.tgeea.org.tw/gender/lgbt/6843/
Canadian Olympic Committee (n. d.). One Team, Retrieved from https://olympic.ca/education/one-team-2/
Eberman, L. E. & Winkelmann, Z. K. & Nye, E. A. & Walen, D. R. & Granger, K. C. & Walker, S. E. (2021). Providing Transgender Patient Care: Athletic Trainers’ Compassion and Lack of Preparedness. Journal of Athletic Training, 56(3), 252-262. doi: 10.4085/1062-6050-0501.20.
Ensign, K. A. & Yiamouyiannis, A. & White, K. M. & Ridpath, B. D. (2011). Athletic Trainers’ Attitudes Toward Lesbian, Gay, and Bisexual 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 Student-Athletes. Journal of Athletic Training, 46(1), 69–75. doi: 10.4085/1062-6050-46.1.69.
GLSEN (2013). The Experiences of LGBT Students in School Athletics (Research Brief). New York: GLSEN.
Griffin, P & Taylor, H. (2017). Champions of Respect: Inclusion of LGBTQ Student-Athletes and Staff in NCAA Program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ncaapublications.com/p-4305-champions-of-respect-inclusion-of-lgbtq-student-athletes-and-staff-in-ncaa-programs.aspx
Maurer-Starks, S. S. & Clemons, H. L. & Whalen, S. L. (2008). Managing Heteronormativity and Homonegativity in Athletic Training: In and Beyond the Classroom, Journal of Athletic Training, 43(3), 326–336. doi: 10.4085/1062-6050-43.3.326.
NCAA. (2014). About Inclusion. Retrieved from NCAA official website:http://www.ncaa.org/about/resources/inclusion
Nye, E. A. & Crossway, A. & Rogers, S. M. & Games, K. E. & Eberman, L. E. (2019). Lesbian, Gay, Bisexual, Transgender, and Queer Patients: Collegiate Athletic Trainers’ Perceptions. Journal of Athletic Training, 54(3), 334-344. doi: 10.4085/1062-6050-260-17.
Walen, D. R. & Nye, E.A. & Rogers, S.M. & Crossway, A. K. & Winkelmann, Z.K. & Walker, S.E. & Eberman, L. E. (2020). Athletic Trainers’ Competence, Education, and Perceptions Regarding Transgender Student-Athlete Patient Care. Journal of Athletic Training, 55(11), 1142-1152. doi: 10.4085/1062-6050-147-19.
Yu-hsien Tseng & Raymond Kim-Wai Sum (2020, Aug). The attitudes of collegiate coaches toward gay and lesbian athletes in Taiwan, Hong Kong and China.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doi:10.1177/101269022094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