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國家級運動隊伍,在現實考量下,多數時候運動防護員是第一線唯一的健康照護人員,因此需要具備有提供急救照護的技能,並即時判斷是否需要後送。當緊急狀況發生時,運動傷害防護員需要:
- 初步評估受傷運動員意識與情況嚴重/危急程度
- 依照以建構之行動計畫/緊急醫療救護計畫(Emergency Action Plans, EAP 運動場上的不測風雲,你做好準備了嗎?),立即施行合適的傷害/疾病管理,其中包含
實施CPR、AED、夾板固定、脊椎固定術、使用長背板、控制大量出血、維持體溫(熱中暑之急速降溫)、維持呼吸、必要時給氧等緊急處置
- 若為非危及生命之傷害/疾病,實施二評,並管理。
運動場常見運動疾病/傷害不止是骨骼肌肉傷害,可能遇到狀況例如:
- 心臟驟停
- 開放或封閉性傷口
- 頭部創傷,例如腦震盪、顱內外出血、二次撞傷症候群、顱骨骨折
- 環境類傷害,例如熱衰竭、熱中暑、低血鈉症
- 橫紋肌溶解症
- 癲癇
- 急性氣喘發作
- 各類型休克
- 胸腔、呼吸系統與內臟傷害/疾病,如因劇烈撞擊導致之內出血
- 急性骨骼肌肉傷害
- 脊髓和周邊神經傷害
- 糖尿病相關緊急狀況,如低血糖、酮酸中毒
- 過度使用之藥物中毒
- 皮膚過敏、燙傷、化學反應之皮膚傷害
- 依照初評與二評的結果辨症
- 在尊重運動員隱私的前提下,與運動員和其他相關照護人員講解可能之傷害/疾病與後續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