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動作檢測(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FMS)是個相當簡易且容易操作的檢測之一,目前無論在美國或台灣,都被廣泛使用在運動員訓練季開始前的檢測,其主要的目的是檢測動態動作時動力鏈內的穩定性(Stability)、活動度(Mobility)、對稱性和整理動作的品質,期望藉由這些觀測,能夠偵測並預測是否受測者有較高的受傷風險。
就像許多臨床使用的測驗、介入等工具,設計的概念多是依據過去的理論為基礎,設計簡易學習,好上手又能夠推廣給大眾的工具,這正是FMS的優點,是個能夠花很少的時間,一次篩檢大量運動員的好工具,但是當有越來越多人開始使用後,而且使用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偵測運動傷害高風險運動員』,我們是否就也要開始思考
這真的能夠有效達到偵測的目的嗎?
這個反思的過程也就是實證科學的核心概念,大家其實可以到 「Google學術」 搜尋打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搜尋,當我限定只搜尋標題有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我得到了492篇相關研究,顯然已經有不少研究者也跟我們一樣關注這個好用的臨床工具,打開來看看這些研究的結果,會發現對FMS的評價相當分歧,其效用仍具有爭議性,這時可能會有點困惑,但做下一個動作之前(比如決定你要相信哪一方),必須要思考一個問題,『是否這些研究的結果就能回答我們的問題呢?』
答案是" Depends!”
因為決定一個研究的結果是否值得被相信,取決於研究的品質(這個部分是另一個大議題,這也是我為什麼深信讀研究所是相當有價值的原因之一)。
回到今天的主題,是否FMS可以有效偵測高風險性的 運動員?下面的這篇統合性分析幫我們用嚴謹的方式篩選相關研究,從149篇中篩選出7篇研究做分析(最後只用6篇)。Dorrel, Long, Shaffer, & Myer (2015)統合性分析得發現如下:
過去研究多半研究品質偏低 => 影響結果能提供的證據力
即便是篩選過了,但是此篇研究發現,整體而言這些研究的品質都偏低,主要的原因是來自於沒有 blinding(例如受測者知道他是被觀測的)。
FMS 能抓出未來受傷風險的的敏感性很低
統合性分析結果發現,FMS有 85% 的特異性(specificity,FMS 是否能正確判斷誰無未來傷害的能力),但是只有 24% 的敏感性(sensitivity,FMS是否能正確判斷誰未來有傷害的能力),在包含其他數據資料,發現FMS能夠準確區別誰是有較高的受傷風險或低的受傷風險的能力並不好。
原文用 just above chance,中譯就是比『機會機會』好一點啦!
尚無明確的 cut point
這篇研究的分析發現,FMS對未來傷害的預測性不佳,針對篩選出來分析的研究們的品質,他們發現,研究們對傷害的診斷與定義,與其使用的統計分析的方式並不一致,且也尚未有明確的FMS score 的 cut point,也就是低於哪個分數是不好)。
所以要就這些研究的結果下什麼結論還有待商討,未來也還需要有更多研究用較一致的傷害定義與cut point,才能更有效比較相關研究結果,並協助我們回答問題。
OK 那這篇研究對臨床工作的大家有什麼意義呢?是要告訴大家現在就停止使用眼前的工具了嗎?
No ,請別失望地把 FMS 丟到垃圾桶,只是希望當各位臨床工作者選擇檢測工具與每次檢測後,當看著那些數字,需要懷疑與思考一下以下的問題:
- 通過的人,真的比較不會受傷嗎?
- 沒通過的人,下一步要加強的是什麼?
- 如果過一陣子再測一次,他們通過了,代表他們安全了嗎?
- 最後是,只有 FMS 得到的資訊,足夠讓我設計個人化的預防傷害課表嗎?還是其實學校教的紮實、有邏輯的評估流程,能給我們更多訊息呢?
學任何新技術或工具時,也適度地保持一定的懷疑,不斷問自己問題,在臨床工作中嘗試並作記錄,累積下的資料,也能協助我們檢視工具是否有效。
參考文獻:
Dorrel, B. S., Long, T., Shaffer, S., & Myer, G. D. (2015). Evaluation of the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as an Injury Prediction Tool Among Active Adult Popula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ports Health: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7(6), 532-537.
圖片來源:http://www.movestrongkbs.com/functional-movement-sc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