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女性運動員疲勞性骨折不容忽視的魔王:女性運動員三症 (Female Athlete Triad)

就過去的統計數據顯示,女性運動員(尤其是耐力型例如長跑項目)的疲勞性骨折好發率是較高的,常見的疲勞性骨折風險因子,包含基因、賀爾蒙、代謝、運動力學、骨骼肌肉、訓練與營養因子,在這些風險因子中,賀爾蒙與營養因子與女性運動員三症緊密相關。

當女性運動員開始出現過度使用(overuse)的徵兆,例如某些疲勞性骨折好發的部位開始出現不適,協助她的第一步,除了直覺地去問運動員近期訓練量是否增加之外,還得要詢問更多問題才能夠揪出可能導致疲勞性骨折的風險因子,方得以進而預防傷勢惡化,因為一般來說,針對過度使用傷害或疲勞性骨折的標準處理方式就是「休息或降低訓練量」,可惜這些只是治標不治本,並沒有真正解決運動員的問題。

 

找出潛在的風險因子,對於永續預防是相當重要的

 

女性運動員三症(the Female Athlete Triad) 與其所衍伸的疲勞性骨折都是「可以預防的」,當AT們在協助運動員打敗這個隱形殺手前,第一步,先來瞭解可能的風險因子為何。

 

jogging-female

 

簡介:女性運動員三症(the Female Athlete Triad) ,主要分成三大特徵
1. 能量攝取不足(low energy availability with or without disordered eating)
2. 月經不規律甚至閉經(Menstrual Irregularities or amenorrhea)
3. 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

triad-logo-home


雖然說在各種運動項目中都有可能發現女性運動員三症,但統計上最為好發的運動類型是耐力性運動項目,尤其是當項目還特別偏好運動員要有纖瘦體態時,就可能更高的好發率。

Barrack(2014) 與其研究團隊打破過去只分析單一因子與疲勞性骨折間關係的研究方式,試圖找出各種風險因子與疲勞性骨折之間的關係,並研究了解是否有較多風險因子的人會有較高的傷害風險。研究追蹤結果發現,出現疲勞性骨折的運動員共有28位(總數有259),受傷運動員所屬的項目分別是田徑耐力型跑、短跑選手、舞者。

而這些人有一些共同特點,與沒有受傷的族群比,這些受傷運動員的

  • 在 baseline 測量時體脂肪顯著較低
  • 在 baseline 測量時頸、髖部、腰椎的骨密度也都較低
  • 有較高的訓練頻率(12 hours/ week)
  • 較低的 BMI(< 21 kg/m2 )
  • 且隨著與女性運動員三症相關的「風險因子」越多,可能發展出疲勞性骨折的機率就越高。

 

我們在這裡停一下,來看看這篇研究內對女性運動員三角症候群「風險因子」的定義(以下的很重要,大家可以當參考,若是你的選手有出現以下狀況,就要亮起紅燈了)

有六個顯著的風險因子(前三個是相對重要的指標)

  1. 高訓練量(>12 h/wk)
  2. 低骨密度 (Z score <–1.0 at the lumbar spine or total body)
  3.  低 BMI (< 21.0 kg/m2)=> 這個比一般的高,可能是因為運動員的肌肉量較多,所以BMI本就比較高
  4. 長時間等耐力型運動項目
  5. 寡經或閉經
  6. 限制飲食

 


臨床應用與意義


當你的女性選手出現疲勞性骨折的症狀(或已經確診),AT身為 第一線運動健康照護人員,必須要進一步評估受傷選手是否有出現上述提到的六個風險因子,若是有,後續的治療與協助,就不能只是針對傷害本身的休息等等,需要想辦法排除風險因子,由於還牽涉到月經週期、心理與飲食層面的障礙,必要時必須協助轉介至合適的專業人員協助,例如婦產科醫師、(運動)營養師與心理諮商相關專業。

但協助監控這些風險因子在實務工作中並不容易,有跟長跑、體重分級運動項目,或曾經照顧過像體操、舞蹈和武術等要求控制體重或體態纖瘦優美的運動員的 AT 夥伴們,想必也對他們的極端飲食限制或不安全的控制體重印象深刻,女性運動員過度強調降低體脂率,乃至月經週期失調的例子也並不少見,但錯誤的觀念一代代在這些運動項目裡傳承成為某種「特殊文化」,也是為什麼即便身為貼身陪伴運動員的 AT,也對無法撼動不安全的觀念感到無力。

 

 

衛教正確觀念,是運動防護工作重要的一環

 

 

就讓我們來教育吧!

教育整個運動團隊,不只是運動員,上到教練下至選手家長、選手的家人與伴侶,改善周遭人的觀念,也讓他們成為你協助運動員走過低潮最好的隊友,協助運動員解除壓力,真實的去排除上述提到的風險因子,最終達到預防傷害的目標。

 

預防傷害或破除文化,皆是相當困難的課題

我們,一起繼續努力:)

 

參考文獻:

Barrack, M. T., Gibbs, J. C., De Souza, M. J., Williams, N. I., Nichols, J. F., Rauh, M. J., & Nattiv, A. (2014). Higher Incidence of Bone Stress Injuries With Increasing Female Athlete Triad–Related Risk Factors: A Prospective Multisite Study of Exercising Girls and Wome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42(4), 949-958.

圖片來源:

https://tse3.mm.bing.net/th?id=OIP.P82uWURKkwiCVxWUhoTq_wHaFa&pid=15.1&P=0&w=243&h=178

http://drjenna.net/about-dr-jenna/sport-psychiatry/female-athlete-triad/

 

 

3 comments

  1. […] 有照顧體重分級項目(拳擊、跆拳道、柔道、舉重等)或是要求體態輕盈纖瘦(游泳、跳水、體操、滑冰、舞蹈等)的運動項目經驗的運動防護員們、一定對於運動員為了維持體重或降體重時的極端行為不陌生,然而,在專業知識不足的狀況下,除了使用極端方式控制飲食導致的短期生理問題,運動員因降體重或是對目標體重與體態的錯誤期待,可能發展出更嚴重的生理、心理與行為的問題,發展出病態的異常飲食行為(Disordered Eating, DE),進一步可能延伸出更嚴重的飲食失調症(Eating Disorders),也與預防女性運動員疲勞性骨折不容忽視的魔王:女性運動員三症 (Female Athlete …有關。 […]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