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個舒適安全的運動防護室

各位夥伴們,今天不討論傷害或疾病,要談談

「如何設計一個舒適安全的運動傷害防護室」

10818222_10204881635501730_8084017837109179717_o (1)

與我一樣是國體運保畢業校友的夥伴們,應該都有對這堂在小大一時的「運保導論」的課有點印象(百川老師對不起啦),但因為對一個大一學生而言,要設計一個屬於自己的防護室,實在是太遙不可及且無法想像的,再者當初 AT 領域的工作機會還很少,自然在課程上,這些行政管理的事務很難進入實務面的討論。

感謝前輩老師們這些年的辛苦耕耘,近年來 AT 的工作機會(例如體育班學生傷害防護巡迴計畫)如雨後春筍般開出,多了許多「打造」防護室的機會與挑戰。然而,運動防護室的配置並不是只有外觀好看這麼簡單,其中有許多細節與眉眉角角,是環繞著在裡頭工作的我們與服務的運動員的安全與舒適為考量來設計的。因為我實在不是室內設計與水電專長,有些專有名詞和實際操作層面,就留給有實際接觸的前輩們回答啦!

OK,讓我們進入正題,看看要設計一個安全、舒適又兼具效能的防護室,要注意什麼細節

防護室的大小需考量服務人數與服務性質而定


選定合適的地點:
1. 必須有一個直接可通到運動場的通道,如果運動員受傷,可避免爬樓梯即可得到協助。
2. 建議是兩面開的門(大),這樣如果是輪椅也有寬敞的門可以進入。
3. 建議門口是有個小斜面(Ramp),也是無障礙空間的概念。
4. 離運動員的更衣間越近越好。
5. 獨立廁所(或距離廁所很近)
6. 水源、照明、冷氣等電源都是獨立系統,以防若假日運動員有訓練,但學校將總控制關閉時,防護室依然可以正常運作。(這個在台灣好像不是問題,但不妨參考看看)

人體工學考量 (Ergonomics):
1. 為了讓在裡頭工作的 AT 都可以做的長長久久,所有設計都要盡可能考量到不同身高體型者的使用方便。
2. 貼紮區:三種高度,32–40吋 (81-102公分)
3. 可調整高度的治療床
4. 置物架盡量是可觸手可及,若是太高,也要搭配可調整高度的小凳子,安全至上。
5. 添購推車或可手拉的器材(省得我們要自己搬)
6. 地板:太硬的地板可能不適合久站,地毯是個好選擇,因為在復健時有許多跳躍落地等 CKC 的復健運動,地毯可以有緩衝功能,也減少接觸地面時的聲音,但可能要考量衛生清潔問題。地板的摩擦係數太低或太高都不好,太低易滑倒,太高反而容易絆倒人。

電路系統:
1. 超級無敵重要,因為若無良好設計,可能造成意外或死亡。
2. 使用三插醫院級電源插頭(3 prong hospital grade plugs)、插座與斷路器。
3. 所有插座都需有裝有漏電斷路器(Ground Fault Interrupters(GFI))(尤其是水療區),這個系統會偵測,只要>5 毫安培,就會自動斷電
4. 注意有的儀器需要220V
5. 插座位置:每隔插座間距離4feet (1.2公尺),高度至少要距離地面3 feet (0.9公尺),如果是水療區要更高,至少需距離地面4-5 feet(1.2-1.5公尺)。
6. 避免使用延長線,以便免過載。
7. 告知運動員若是發生觸電或儀器異常的情況,請直接拔掉插頭。
8. 定期檢查與校正儀器,詳細閱讀使用說明書。

排水配管系統 (Plumbing Systems) :
如果需要在整修,這個部分通常是最耗費的,曾經百川老師提過國體的水療室當初是有設計水中跑步機的區域,但因為設計時沒有考量到排水系統,所以最後無法使用)
1. 每個水療桶與洗手台都要有各自的「冷/熱水龍頭與排水孔」,且水療桶的排水必須直接接到地面的排水孔。
2. 為求排水順利,地板傾斜坡度至少要 1% or 5度。
3. 製冰機需有自己的冷水供應系統與排水孔。
4. 水療池需有預防溢出的排水系統。
5. 冷熱水混和閥 (Mixing valve)
6. 腳踏式或感應式洗手台 (手上有按摩乳液或髒汙時不需觸碰水龍頭栓)。

1402871_10204881635461729_1635361682689474833_o (1)

通風設備:
1. 溫度與濕度調控,建議濕度為40-50%
2. 注意:高濕度與溫暖環境,適合細菌孳生,因此水療室建議是獨立於其他區域的。

照明:
1. 建議30-50燭光
2. 貼紮區與治療區需有較好的照明(比如傷口護理)
3. 若可以有良好的遮蔽 (選手隱私),建議多採用自然光線。

《防護室的八大區域》


AT 辦公室:
1. 病例與經費預算等文件存放區。
2. 辦公室的位置需有最佳視野,每個區域的活動都可以得到監督。
3. 獨立的門鎖與鑰匙。

貼紮區:
1. 貼紮台至少36吋高 (但需要根據使用AT的身高調整)
2. 每隔插座間距離4 feet (1.2公尺)
3. 好清理的檯面
4. 有抽屜可放置即時使用的貼布與耗材們。
5. 地毯好,但是若是有使用助黏劑,清理會是個大問題。

1013607_10204517365275202_1260913035342707082_n

水療區:
1. 獨立空間,避免機器運作的吵雜聲、潮濕等等。
2. 2-3個水療桶。
3. 插座需距離地面4-5 feet(1.2-1.5公尺),一個插座只供應一台機器。
4. 漏電斷路器(Ground Fault Interrupters(GFI))
5. 門口最好有個小門檔,以防止水溢出水療室。

治療區:
1. 因有治療床與治療儀器,所以需要較大空間,設計時需要將儀器站的空間納入考量。
2. 治療床間的距離至少30吋(100公分),以便移動儀器時有足夠空間。
3. 每張床旁都有插座。
4. 獨立拉簾,以便運動員檢查時需暴露患部等情況。

運動治療/復健區:
1. 需要較大的區域,好讓運動員可以做功能性訓練。
2. 與水療室一樣,是需要嚴格監督的區域,避免復健時發生危險。
3. 牆上裝設掛勾(彈力繩),也需要有大鏡子以供復健時做視覺回饋。
4. 較高的天花板,以便投擲或增強式訓練時的需求。
5. 地板:地毯或橡膠(運動場)地面。

10604634_10204881635421728_7922036367111037844_o (1)

儲藏區:
1. 足夠的空間與置物架。
2. 保持乾冷的環境。
3. 獨立門鎖。

衛浴設備:
1. 運動員與AT皆可使用。
2. 無障礙空間
3. 可能會同時是藥檢使用的空間。

診察室:
1. 提供一個隱密安靜的空間,以便讓醫生與AT檢查與對話。
2. 治療床、可移動燈座、洗手台、可上鎖的櫃子、電話與桌椅。
3. 需可上鎖。

無障礙空間,營造友善接納的照護環境


在設計時,將無障礙空間的概念納入考量非常重要,我曾在輪椅籃球隊實習,真實地感受到輪椅運動員在生活上的不便之處,在這裡把美國在1990通過的美國身心障礙法案貼在這裡,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台灣也可以將無障礙空間做得更完整。

Title III of the Americans with Disability Act of 1990 (ADA)

“Prohibits discrimination on the basis of disability by public accommodations and requires places of public accommodation and commercial facilities to be designed, constructed, and altered in compliance with the accessibility standards”

自己動手設計一個屬於你獨一無二的運動防護室吧!


最後加碼跟大家介紹一個可以免費線上自己設計的網站: http://www.floorplanner.com/

文中的圖都是我用這個線上軟體畫出來的防護室設計圖(這是我之前的一個課程報告作品),裡頭設計的概念是參考我文章裡提到防護室要注意的細節文章與預想拿到的預算、場地範圍和器材等來構想,因為是針對大學防護室設計,看似有點奢侈,但誰知道未來你有沒有可能就有機會自己設計一個呢~

快過年了,用這個 list 來檢視一下你的防護室有什麼需要除舊佈新的吧!

250226_10204881635981742_8425953609531032631_n (1)10632628_10204881635861739_6733360042203072820_n (1)10653377_10204881635581732_668671863296287515_n 拷貝1779163_10204881635341726_6913966593162919847_n 拷貝

參考資料: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Athletic Training-4th Edition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