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正好看到美國AT朋友轉貼了一間美國出產肌能貼布公司,因廣告不實而吃上官司的文章(連結),這週,就來分享一篇我曾在運動傷害防護 (Athletic Training) 知識與資訊分享討論區中分享有關討論肌內效效果與應用的文章。
其實不只是肌內效(或肌能貼布),臨床工作者在為病人或運動員選擇介入時,必須要用實證醫學的概念,檢視到底這些廠商聲稱如何神奇的的療效,到底有沒有足夠的研究證據支撐,還是只是商人們的話術。
綜觀目前已發表的研究,有關肌內效(或肌能貼布)相關的研究和針對不同「功效」探討的整合性分析已經有不少,我選了一篇涵蓋各類功效的整合性分析,也整理一些 Take home messeges,希望可以對各位在臨床運用與做臨床決定時的思考脈絡有些幫助。
近十年來,肌內效(Kinesio Tape)被大量使用在處理運動員的骨骼肌肉運動傷害
但是是否肌內效是真的「有效」呢?
根據創始者Dr. Kenso Kase的概念,肌內效聲稱可以支撐受傷的關節與肌肉,並藉由貼布將皮膚提高來增進血液與淋巴循環,進而降低疼痛,應用的理論中也提到,因為能夠提供皮膚上的感覺受器的回饋與改善肌筋膜走向,因而能提高肌肉活化與肌肉力量,這個由1970年代被研發出的工具,到2008年奧運會,因有許多優秀運動員使用肌內效參加比賽而深名大噪(最近一次的里約奧運後,拔罐也會開始掀起風潮~),稟著實證醫學的概念,有越來越多研究者投入進肌內效的研究,希望藉由數據去證明這「神奇貼布」到底是有沒有聲稱的這麼神奇。
各種類型的研究,又以整合性分析(Meta-Analysis)最具有證據力,因此我們就來看看這篇搜集數篇研究肌內效對骨骼肌肉傷害效果研究的整合性分析(Williams, Whatman, Hume, & Sheerin, 2012)
探討
*肌內效研究的研究品質
*對痛、ROM、肌力、本體感覺、與肌肉活化狀況的幫助為何
此篇研究搜集了97篇肌內效相關的研究,但是裡面符合他們收案標準(必須要有控制組)的,僅有10篇。
結果發現:
- 對減緩疼痛的效果相當微小,且無臨床意義。
- 最關節活動度的幫助在不同研究的結果並不一致,作者不建議使用肌內效來改善受傷人的關節角度,對健康人似乎是有幫助的,但因為不確定是否其他貼布也有一樣的效果,因此未來需要有更多研究去確認。
- 對增進本體感覺的部分,針對握力控制有幫助,但對踝關節本體感覺並無正面效果,未來還需要有更多研究投入再研究是否肌內效對受傷運動員的本體感覺有助益。
- 增進肌力的部分,肌內效是有正面的成效,但是效果也相當微小,其臨床意義也還需要被確認。
- 在增進肌肉活化上,肌內效可有效改變肌肉活化狀況,但是此改變是正面的或是負面的效果,還未有定論。
總結:
此篇研究認為現有研究,缺乏有品質的研究證據來支持肌內效對預防或管理運動傷害是否有效。整體而言目前肌內效聲稱的效果,多數還是尚未被證實,或是及即便效果,但效果的臨床意義不大。
Take home message
看完了這篇Meta-analysis後,就要回去把肌內效丟掉了嗎?當然不是的,在閱讀研究時,必須要小心的解讀這些數字給我們的意義,尤其是對臨床工作者來說,無論是在決定今天在眾多選項中,該選擇哪種介入方式來協助運動員,或是編列預算時,要將有限的經費發揮最大效益(簡單來說就是選擇CP值最高的介入),藉由閱讀研究數據,可以協助臨床工作者做出最符合「時間效益」與「經濟效益」的臨床決定。
例如說,這篇研究中的結論提到肌內效對痛的改善效果不大,那我們何不使用早被確認是有效果的「冰敷or熱敷」?有效又經濟實惠。
再來看對預防傷害或減低再次傷害率必須強化的肌力與本體感覺,既然研究告訴我們,肌內效對本體感覺與肌力的幫助並沒有明確的效果,那我們何不回到最原始的「肌力訓練」與「神經肌肉控制的運動治療」,雖然需要一些耐心才能看到成效,但至少是確定有效果的。
「但我的運動員就是覺得有效,我要停止嗎?」
這是個臨床工作者常面對的難題,的確,我們看到許多研究上還看不出效果的介入,在實務上的效用卻是被肯定的,這有兩個切入角度:
第一,當有篇研究說有效或沒效時,必須要去看他使用的部位和方法是否與你所用的相同,也要看看是否這些研究的品質為何,因為這會大幅引響其結果的證據力,就這份整合性分析來說,因為作者藉由篩選研究的過程中,會剔除掉研究品質較差的資料,所以其結果的證據力是相對較高的,因此相較於一些個案報告或是臨床經驗的訊息,這份結果給的訊息是可性度較高的。
但是另一個切入角度是
「有資源購買+我的運動員覺得很有效+且使用並沒有對運動員產生壞處,可以使用嗎?」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是對運動員沒有壞處,雖然研究結果無明確支持,但我的運動員覺得很有效,繼續使用是無妨的,只要在考量時記得肌內效並無聲稱的那樣神奇,不要因為用了就忘記傷害或疼痛還有其他更有效果的方式可以處理而捨本逐末,肌內效依然可以在照護運動員的工具箱中扮演一角。
但最後依舊要提醒大家
在這追求新工具和新技術的的時代,身為專業人員的我們必須嚴格檢視眼前的訊息,在臨床選擇使用此類功效並未被支持的介入方式時,臨床工作者也必須要清楚介入本身的限制,不該誇大其可能之功效。
引用文獻:
Williams, S., Whatman, C., Hume, P. A., & Sheerin, K. (2012). Kinesio taping in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sports injuries: A meta-analysis of the evidence for its effectiveness. Sports Medicine. http://doi.org/10.2165/11594960-000000000-00000
圖片來源:
http://www.modushealth
[…] 延續肌內效 or 肌能貼布有聲稱的這麼神奇嗎?我想與各位分享我思考許久的幾個想法。 […]
讚讚
[…] 這篇其實來自一位運動防護員朋友現在面對到的難題,他說他剛接到了一個演講邀請,對象是教練,但主題是要講肌內效的使用,他說,他翻看了目前有的整合性分析研究,沒什麼證據證明肌內效有其聲稱的功效(延伸閱讀肌內效 or 肌能貼布有聲稱的這麼神奇嗎?),覺得真的不知道是要跟教練們講什麼(這位防護員其實已經有答案了,跟我接下來要說的不謀而合)。 […]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