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禁藥防治:我們能做什麼?

這幾天台灣體壇的大消息,莫過於是擁有兩面奧運金牌的舉重選手許淑淨違反運動禁藥規定的新聞。無論是否事實是如選手聲明所指的「誤食增補劑?」想藉由這個機會,討論使用運動禁藥(註一)對運動員身體的影響,運動防護員與團隊中所有與選手接觸的專業與非專業人士,能在「偵測」可能使用運動禁藥的部分發揮什麼功能與角色。

註一:運動禁藥種類繁多,本文將會將重點放在此次被驗出的物質。

由於運動禁藥所禁止的是可能增進運動表現有關的藥物或成分,這幾天有許多專業文,說明到不同的運動項目,由於專項屬性的不同,與其運動表現有關而被禁止的清單也會有所差異。

比方說有體重分級的運動項目,對過磅斤斤計較,含有利尿劑成份的藥物就是被禁止的。而包含許淑淨,此次上榜的多位選手,皆是參與需要力量與爆發力的項目。這類的運動項目,為了維持比賽的公平性,禁止使用能增長肌肉,以不天然的方式提升肌力的物質。

第一種狀況:避免「誤食」

 

現有的運動禁藥教育真的不夠嗎?


不少網友鄉民在新聞下留言,檢討應該要加強給運動員的資源,才不會讓選手辛苦的努力因缺乏專業人員的協助而化成泡影。

國人對運動員的心疼是能夠理解的,但是,問題真的是出在現有的運動禁藥教育與資源不足嗎?

對於教育運動員避免誤食運動禁藥,國家投入的資源其實不會少,大家可以隨意在網路上搜尋運動禁藥講習課程,或許你會訝異不是都一直有在辦嗎?本身我也參與過幾次,也與運動禁藥運科專長的朋友請教過,投入建構資源與資料系統他們當仁不讓。而每年不缺席的運動禁藥講習,涵蓋的範圍不僅是國家級的運動隊伍,基層的體育班選手和教練增能研習也在被教育的範圍之內。

與運動員共事過的人相信都同意,絕大多數運動員知道,即便是感冒看醫生,最好還是帶著禁藥小本本去給醫生看,避免自己不小心吃到運動禁藥。而第一線照護運動選手的運動防護員,此時也常扮演輔助的角色,協助再次確認。相信大多數的 AT 夥伴們都或多或少有拿著處方簽,幫運動員上系統查藥或請教運動禁藥的運科專業人員的經驗。

若是在不確定的情況下,或是屬於增補劑,也就是這次提到的膳食補充品,由於成分標示不確定是否精確,運動防護員都會以最保守的方式建議運動員不要服用。

運動禁藥與增補劑相關資源:

運動禁藥調查局FB粉專

運動營養知多少FB粉專

《運動禁藥查詢系統》app ── 給選手/教練/防護員/醫藥人員

本系統由體育署指導、高醫大與輔大研究團隊建置,用以查詢臺灣藥品是否含有運動員禁止使用之物質。

本系統可以提供您的服務:

以「中/英文商品名」查詢臺灣食藥署核准之藥品是否含禁用物質,高達22,700

查詢含禁用物質之藥品的「禁用分類」及相關「使用規範」

► 查詢列舉於世界運動禁藥管制組織2017年禁用清單與相同藥理作用之物質「學名」,高達11類/360筆

【iOS】https://appsto.re/tw/UZFFjb.i

【Android】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

這裡提到的找專業人員協助,很多時候根本不需要防護員跟前顧後的追著選手,為了怕吃到不該吃的影響到自己的比賽,選手會主動尋求幫忙,下班後接到電話請我們協助的也不少。我的經驗也是在沒有確認前,選手基本上會先不吃(註二)。所以長年在國家訓練中心的頂尖選手,且其教練過去已經有不只一位選手被驗到的背景之下(註三),會有再次誤食的狀況發生,的確有許多細節值得細細探討。

註二:危及生命安全或慢性疾病之藥物使用不在此考量中。

註三:自 2000 年直至目前為止,舉重項目已有六位選手違規。包含此次的許淑淨和林子琦,2000雪梨奧運被驗出的三位舉重選手陳瑞蓮、吳美儀和陳柏甫皆出自「蔡家班」。

 

本篇文章討論的重點並不在到底是如何誤食?真相為何?或台灣體育還能如何更強化衛教運動禁藥教育。

而是想藉由這個機會討論另一種狀況「當選手甚至是教練主導使用運動禁藥」這類的狀況,使用運動禁藥當然是不能說的秘密,不會有請專業人員幫忙確認的步驟,再多的資源也無用武之地。

由於除了影響比賽公平性外,對運動員的身體是有傷害的(後文會提到),身為第一線照護運動員身心健康的運動防護員,我們需要注意什麼?又能夠在運動禁藥防治這棘手又氾濫的議題扮演什麼角色。

所以現在講的是自己選擇使用,且隱瞞的。

rio-doping-olympics-cartion

運動禁藥的種類太多,本身並非運科生化專長,所以僅由運動防護知識與運動員健康的角度切入,若在專業用詞的部分有誤或不夠精準,請不吝指正。

此次許淑淨與同門的林子琦被檢驗出的是 5a-androstane-3a.17b-diol(5a diol) and 5b—androstane-3a. 17b-diol(5aAdiol),粗略查了一下,在世界運動禁藥管制組織(WADA)也運動禁藥進用清單中 (1),是被劃分在同化性雄性類固醇(Androgenic-Anabolic Steroids之下。

增加肌肉量與肌力,是使用同化性雄性類固醇(Androgenic-Anabolic Steroids)最著名的效用運動表現的效用。

但除了能讓人又大又強壯之外,在不當使用之下,可能會有不少對人體的負面影響,包含外觀、心理層面、生殖、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肝臟功能和運動傷害風險等 (2):

外觀相關副作用


  • 面部與身體的痤瘡(粉刺痘痘)
  • 類似女性一般的乳房增大(出現在男性使用者)
  • 提早禿頭
  • 趨於男性化特徵(出現於女性使用者)
  • 生長板提早閉合,導致發育遲緩(尚未過發期的使用者)
  • 聲音低沈(出現於女性使用者)

心理方面的副作用


  • 侵略性增加
  • 可能出現暴力行為
  • 憂鬱

生殖方面的副作用


  • 減少睪丸大小
  • 精子生成降低
  • 性慾下降
  • 男性陽痿
  • 前列腺增大
  • 陰蒂增大

心血管疾病風險方面的副作用


  • 膽固醇增加
  • 高血壓
  • 中風
  • 心臟病

肝功能失能


  • 黃疸
  • 肝癌

運動傷害風險


  • 癒合延遲
  • 肌腱斷裂

在美國運動傷害防護協會針對「運動員同化性雄性類固醇使用」也曾提出立場聲明(3),濫用同化性雄性類固醇的人:


  • 可能出現躁鬱症,常見特徵為易怒或具侵略性行為。而嚴重憂鬱發作可能與停用藥物的戒斷有關。
  • 因為同化性雄性類固醇濫用會抑制下丘腦-垂體-性腺軸(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 axis)的作用,減少睪固酮、促黃體素和促卵泡激素的分泌。
  • 也可能改變甲狀腺功能,且對葡萄糖耐受性有負面影響。
  • 對男性生殖功能的影響有:性腺功能低下、精子生成減少、精蟲活動下降、勃起功能障礙、陽痿、男性女乳症、男性禿。上述對生殖功能的影響,部分是可逆的,在停用同化性雄性類固醇後會恢復。
  • 對女性生殖功能的影響:雄性化,包含聲音變低沉、多毛、陰蒂增大(女性外生殖器男性化)、乳房縮小、性慾改變、月經失調、男性禿和長痘痘等等。與男性使用者的副作用不同的是,女性使用者的許多副作用是「永久性」的,停用後並不會恢復。
  • 對尚在成長發育的使用者:可能會出現生長板提早閉合,導致身材短小。
  • 提高肌腱病變和肌腱斷裂的風險

 

身為運動防護員我們能做什麼?

上面觸目驚心的副作用清單,讓人不經悵然,有什麼值得人去犧牲身體健康換取一塊不乾淨的獎牌。但在高額獎金、利益與榮耀的驅使下,仍有教練選手願意鋌而走險,讓運動競技場的競爭不再純粹,依舊有許多運動員上WADA的榜單。

識別使用運動禁藥的特徵


站在將運動員身心健康把在第一的角度考量,運動防護員與其他運動醫學和運科團隊應該要扮演監督者的角色

美國運動傷害防護協會建議運動防護員與其他團隊內的臨床照護者,需要注意同化性雄性類固醇的可能特徵,以便及早察覺可能之濫用。

教育,再教育


雖然已有運動禁藥的講習,但是每天在他們身邊的運動防護員可以利用上面所提到的「副作用清單」,教育運動員、教練與家長使用此類運動禁藥對身體具有長遠的傷害,在防護室張貼衛教資訊,也可以包含圖片解說。

教育家長極端重要,曾有耳聞有教練對選手施用運動禁藥,但由於學生來自弱勢家庭,家長資訊掌握不足也不敢舉發教練,就擔心自己的孩子之後會有苦頭吃。這也連接到我接下來想建議的匿名舉發機制。

完善的監督系統:匿名舉發機制


我大略查了一下,許多國家,例如美國、加拿大和澳洲等,有設置運動禁藥匿名舉報系統。但台灣似乎尚且沒有這樣的設置,加上掌管運動禁藥管制的並非是獨立單位,是由中華奧會所設立的運動禁藥管制委員會負責,在台灣體育界關係盤根錯節,利益交換與不公開透明屢見不鮮的領域,想要維護乾淨的運動場的,無論是選手、教練或是發現異樣的運醫與運科團隊的我們,也怕最後舉報沒成功反倒自己變成黑名單被惡搞。

我想,首要需要將會與許多人利益衝突的運動禁藥管制拉為獨立單位,設立有確實能保護舉報者的匿名舉報系統,讓想說真話的人有靠山做對的事。

至於如何預防下一次有中華台北的選手上WADA榜單,很可惜,我想許淑淨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除了檢討選手本身、他的教練、教練背後的單項協會,當初是怎麼合議出瞞天過海不公開的決定?是誰決定這些曾經用過藥的選手和教練,還能繼續待在國家隊裡?這次,國訓中心、中華奧會、體育總會和體育署互踢皮球,最後會出現誰當替死鬼?還是又會拖延,讓國人淡忘讓事件平息?誰又願意將一起公開,結束這說了自己也不相信的粗劣說詞?

需要深挖這爛到根裡的整個系統,不斷加碼的獎金是在鼓勵選手還是利益分贓?

要如何能夠翻轉這充滿金錢與利益誘惑的結構?如何終結姑息養奸包庇的惡習?

推薦各位閱讀陳子軒老師這篇文章:許淑淨涉禁藥:台灣之光後的空虛,如何自處?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5769/3726397

老師文末引了在俄羅斯運動禁藥紀錄片中提到的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的一句話

「在充滿謊言的世界中,說實話變成革命性的行動。如果其他人接受謊言,那麼進入歷史的謊言會變成真實。」

容我引老師最後一句話

「沒有人說尋求真相之路是容易的,但我們至少該試著去做。」- 陳子軒

學習放下體育為國家榮耀服務的想法,少些扭曲人心的高額獎金,讓運動員能夠回歸享受過程而非追逐成果,或許,能讓競技體育正常化一些。

 

補充資料

本文提到其中一個我們能協助監督的方式是「建立匿名舉報機制」,但因為我國並沒有獨立第三方的運動禁藥組織,要推動具公正力且保護舉報者的舉報系統並不容易。
 
其實世界運動禁藥管制組織(WADA)在 2017年推出了自己的匿名舉報系統。詳細資料與他們如何保護舉報者請參閱網頁。
 
匿名舉報系統 “Speak Up!" 有網頁版和APP。
 
網頁版:https://speakup.wada-ama.org/FrontPages/Default.aspx

 

 

參考資料:

  1. WADA 2019 Prohibited List: https://www.wada-ama.org/sites/default/files/wada_2019_english_prohibited_list.pdf
  2. O’Connor, D. P., & Fincher, A. L. (2008). Clinical Pathology for Athletic Trainers: Recognizing Systemic Disease. Slack Incorporated.
  3. Kersey, R. D., Elliot, D. L., Goldberg, L., Kanayama, G., Leone, J. E., Pavlovich, M., & Pope Jr, H. G. (2012). National Athletic Trainers’ Association position statement: anabolic-androgenic steroids. Journal of athletic training47(5), 567-588.

圖片來源:https://www.emaze.com/@AOLRCZWCC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