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影片對大部分的運動防護員來說應該都不陌生,但第一次看時,相信每個人都跟我一樣心裡想的是,發生什麼事了?今天就我們來看看這個接觸性的運動心因性猝死該怎麼應對。
小選手由於胸壁較薄,對撞擊的承受度較低。美國統計資料,自1995年(文章於2007年發布),共有188名運動員因心臟震盪死亡,平均年齡 14.7歲 (youth sport風險高),其中有 96% 為男性。
成因
在心跳的特定時間點( upstroke of T wave),胸口遭直接撞擊 (左心室),造成心室顫動,兩分鐘內若是沒有立即使用 AED,存活率相當低。
可怕的是,導致Commotio Cordis的撞擊速度約在 35-40 mph(40mph 約是 64km/hr),不需要很大的撞擊,常見於有『小飛行物』的運動項目,例如棒球、壘球、網球、冰上曲棍球等等。
就此,美國運動傷害防護學會 提出一份給運動防護員的聲明(Official Statement),協助運動防護員、運動員、教練與學生家長預防此致命的運動傷害。
- 教育教練、家長、行政相關人員、選手識別 Commotio Cordis 之機轉與症狀徵兆。
- 鼓勵所有教練與行政相關人員受急救訓練(CPR、AED和急救)。
- 將 AED 放置在運動場地合適位置。
- 教育教練與行政相關人員,CPR 與 AED 必須立即使用,除非在兩分鐘內使用 AED 不然救活率低(15%),延遲越久死亡率越高。
- 建立緊急狀況行動計畫 (Emergency Action Plan , EAP) 運動場上的不測風雲,你做好準備了嗎?,需要參與的人員包含家長、教練與行政相關人員。
- 在訓練與比賽時,使用專項胸部保護護具(預防效果目前研究尚缺乏,但仍鼓勵使用)。
- 確認護具合身且符合廠商之使用規定,也須符合國際單項協會之規定,例如 美國國家運動器材標準執行委員會 (National Operating Committee on Standards for Athletic Equipment, NOCSAE),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 ASTM)和 曲棍球裝備認證協會(Hockey Equipment Certification Council, HECC)
- 教育運動員如何正確使用護具,已達到避免胸部遭撞擊的效果,例如棒球、曲棍球等運動項目。
- 教育運動員不得運動員以身體作為阻擋的工具。
- 鼓勵棒球與冰上曲棍球協會改用較軟的球 ,例如曲棍球的青少年運動員改用改良式較軟的球比賽。
- 維持平整且乾淨的地面,避免滑倒絆倒等意外。
面對這分秒必爭的運動傷害,第一線的運動防護員扮演重要的角色,提醒運動員即便在訓練時都需要正確穿戴護具,確實完成緊急醫療救護計畫的建置、年度演練等,並確認相關人員都受過完整急救訓練,最最重要的是,快看看離你訓練與比賽會場的 AED在哪,別錯過關鍵的兩分鐘急救黃金時間!
大家有興趣可以看一下這個線上的Commotio Cordis的演講,裡頭從case report到預防、急救處理等等都有詳細的描述。
參考資料:
NATA Official Statement on Commotio Cordis: http://www.nata.org/sites/default/files/commotiocordis.pdf
圖片來源: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ra091011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