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甲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

相信許多人都有過「凍甲」的經驗,就是腳指甲的邊角插到肉裡面,穿鞋走路痛到受不了,一碰就痛,甚至有些人痛到無法睡覺,對日常生活影響非常大。如果你(妳)又是一名運動員,相信對你(妳)在訓練或比賽的運動表現肯定會大大折扣。
嵌甲/凍甲是什麼?機轉為何?
在足部傷害中,有一種傷害是一般人不太會立即去尋求醫生或專業人員求救的,那就是指甲傷害問題。大多數都會自行當起蒙古大夫自行操刀,甚至有時聽別人去指甲店家修剪指甲還會有許多黑人問號產生?
質疑,指甲不是長出來剪一剪就好了嗎?如果還有如此想法的你(妳),要立馬重組更新大腦思考系統囉!
指甲傷害就常見就是「嵌甲 (ingrowing nail)」,俗稱凍甲。指的是指甲兩側不當嵌入摩擦周圍皮膚軟組織導致甲溝發炎(Paronychia)引起疼痛。
形成原因有:
- 先天性結構(卷甲、拇趾外翻/扁平足)
- 鞋子楦頭過窄
- 腳趾甲過長的習慣
- 運動過度受力擠壓
- 體重的增加(肥胖、懷孕水腫等)
- 長時間走路
- 腳趾甲端過度修剪=> 短甲
- 腳趾甲修剪成圓弧形
- 絲襪或襪子的壓迫
- 黴菌侵蝕指甲導致變形
健康的腳趾與運動表現的關係
我們知道不同運動項目所運用到的部位不盡相同,但以下肢的運用是所有項目的最大公約數,所以許多運動科學、運動醫學等領域常研究探討有關足底壓力(plantar pressure)和各專項下肢傷害的關係。在不同運動項目選手的足壓特性與運動能力及運動傷害的相關研究(張志凌,2008)的文獻提到,足壓檢測項目中的最大壓力、最大衡量分別與接觸部位的分析中,皆以內足跟與腳拇趾數值最大,足弓與四足趾部位負荷最小。
由此可以知道腳拇趾在運動力學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一旦腳拇趾因嵌甲問題造成甲溝炎疼痛的話,對運動表現影響極大。
如何預防嵌甲? 該如何做呢?
人們並不會天生就有嵌甲甲溝炎的狀況,多數是來自於後天的指甲修剪不當、鞋子選擇有誤、居家保養照護不佳和黴菌感染等因素造成的。所以只要改善這些影響因子,就能遠離嵌甲/凍甲。
至於身為運動員因專項技術動作,則必須要長時間處於一個過度擠壓、受力、衝撞的過程,勢必就要比一般人更需要重視足部保健,並且更加勤勞的照護指甲的健康,不要讓區區的一片指甲問題影響到最佳的運動表現。
由上面的形成嵌甲可能的原因可知,正確修剪指甲是預防的關鍵,不只是不能留太長,不能修太短,連修剪的形狀都是關鍵,建議邊緣不要修剪成圓弧狀,而是要剪成「直角狀」!

足部自我保養要點 – 擦擦撥
- 洗完澡後,使用專用擦腳的毛巾,確實擦乾吸乾,保持足部乾爽。
- 每天擦指緣油、足霜滋潤皮膚,避免皮膚「乾燥」導致硬皮增生的惡性循環。
- 每天撥指肉30秒/次,3-5組。幫助柔軟並放鬆指緣邊的皮膚。
- 3-4週定期磨除過厚腳底皮,避免形成硬繭、雞眼。
- 避免穿楦頭較窄、高跟的鞋子過度摩擦擠壓。
- 避免穿皮鞋、勃肯拖鞋等硬鞋,過度摩擦。
- 穿鞋要穿襪
- 建議改穿運動五趾襪,避免趾頭過度擠壓變形,還可以預防跑者選手水泡發生。
(圖三 :足部自我保養步驟)
(圖四 :五指襪與一般襪子的受力差異)
作者:洪儀君 (健甲專甲 H.N.P – 運動員手足指甲保健師)
編修:黃昱倫 Yu-Lun (Anita) Huang
參考資料:
Arnheim, D. D., Prentice, W. E., & Ingersoll, C. D. (2016). Principles of athletic training: A Competency‑based 16th Edition.
張志凌 (2018)。不同運動項目選手的足壓特性與運動能力及運動傷害的相關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圖片來源:
健甲專甲 H.N.P
https://footfocuspodiatry.com.au/general-podiatry/ingrown-toe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