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感染 COVID-19 (Omicron) 後的回場計畫

作者:運動防護員 林姵吟
編修:黃昱倫 Yu-Lun (Anita) Huang

全球 COVID-19 疫情肆虐兩年多,經過多種變異後,今年開始廣為流行 Omicron 變異株,隨著病毒減弱與疫苗施打的加持下,台灣也在這一波走向與病毒共存的策略,迎向台灣的期末考。

雖其 Omicron 傳播性強且症狀嚴重程度不一,但因染疫而造成心肺功能與免疫系統功能低下,仍可能會使對心肺適能要求極高的運動員,因一段時間無法正常運動,影響恢復後的運動表現。身為運動員照護第一線的運動防護員,應該如何協助不同病情程度 (無症狀 v.s 有症狀) 的運動員,安全地重回運動場上呢?一篇於2022年發表在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BJSM) 官方部落格上的回場指南,給予了相關的實證建議,整理給各位夥伴參考。

身為運動員照護第一線的運動防護員,應該如何協助不同病情程度 (無症狀 v.s 有症狀) 的運動員,安全地重回運動場上呢?

Omicron患者的分類

該文將Omicron患者分為三種類型:無症狀 (asymptomatic)、頸部以上症狀 (‛above neck′ symptoms) 以及頸部以下或系統性症狀 (‛below neck′ or more systemic symptoms) 等三類。

頸部以上症狀包含:咳嗽、失去味覺或嗅覺。在感染後僅出現頸部以上症狀的運動員,恢復的速度較快。而頸部以下症狀包含:感冒症狀、呼吸急促、胸痛與心悸等症狀。

此外,BJSM 此篇建議根據搜集的資料指出,由 Omicron 病毒株感染所引起的「心臟相關的併發症」,常與以下三點有關:1) 在感染急性期的下胸 (lower chest) 症狀、2) 持續性的下胸症狀、以及3) 在重回運動時出現的異常心肺功能數值異常,例如心率上升。表示若是運動員有上述三類情況,需要注意是否有心臟相關的併發症。

因此,該文提供了對於在不同病情程度與病程下,安全漸進回歸運動的注意要點及原則。

漸進回場 (graduate return to play, GRTP)原則

在執行漸進回場 計畫前,必須先確保運動員日常活動與生活皆已回到正常,參與此類生活活動時不會感到過度疲勞或氣喘吁吁。且在平地上行走時,並沒有出現上氣不接下氣的情況。在滿足以上後,才開始進入運動員的漸進回場計畫。此外,此回診指南不適用於因感染 Omicron 而接受住院治療或急診治療的運動員 (此類較為嚴重),而其他運動員在應用此回場指南時,也須因應個人差異化進行調整。

在執行漸進回場 計畫前,必須先確保運動員日常活動與生活皆已回到正常,參與此類生活活動時不會感到過度疲勞或氣喘吁吁。且在平地上行走時,並沒有出現上氣不接下氣的情況。在滿足以上後,才開始進入運動員的漸進回場計畫。

此回診指南不適用於因感染 Omicron 而接受住院治療或急診治療的運動員 (此類較為嚴重),而其他運動員在應用此回場指南時,也須因應個人差異化進行調整。

紅旗症狀 (圖1)

圖1 紅旗症狀示意圖

在分享漸進回場指南前,筆者認為需先了解在執行回場計畫時可能會出現的紅旗症狀 (GRTP clinical red flags)。因為不論是出現哪個症狀類型,或在回場計畫的任何階段,只要在過程中運動員有出現下述紅旗症狀,均必須「立即確認且停止」計畫進行。隨後,運動員在至少休息24小時,並確認無症狀後,須先退回到漸進回場計畫的前一階段 (退階一階),以確保運動員有時間適應。

紅旗症狀如下:

(註:亦可自行設計問卷補足所需資訊或要點,如圖2)

  • 呼吸困難
  • 昏厥
  • 頭暈
  • 出現心理健康相關狀況
  • 胸痛:含胸悶、刺痛、由中心或左胸發出至背部、頸部或手臂的輻射痛。
  • 心悸
  • 心率異常:在運動過程中心率異常快速,或在運動結束後心律難以恢復。此時須立即停止運動,且需與已知先前的 (感染前) 運動過程的心率變化比較。
  • 持續性頭痛
  • 異常疲勞:整體性或過度疲勞且無法恢復。
  • 運動自覺強度量表 (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 數值過高:需要與過去(感染前) 運動時的REP進行比較。
圖2 問卷格式範例

各階段詳細說明 (圖3)

圖 3 漸進回場示意圖
  • 第一階段 (STAGE 1) :
    • 日常活動內容:最低限度的休息 (筆者認為是鼓勵患者盡可能在能力範圍內維持身體活動)。
    • 可執行之運動:符合日常生活的行走需求即可。
    • 最大許可心率 (%) : 因此階段是休息期,沒有提供運動心率數據建議。
    • 持續時間:5天。
    • 目標:給予休息時間,以保護心肺系統。
    • 監測指標:患者症狀、休息時數、傷後回場之心理準備量表 (injury-psychological readiness to return to sport, I-PRRS, 如圖4)。
圖4 傷後回場之心理準備量表 (injury-psychological readiness to return to sport, I-PRRS)
  • 第二階段 (STAGE 2):
    • 日常活動內容:輕度活動 。
    • 可執行之運動:行走、低強度慢跑、騎乘坐式腳踏車與低強度阻力訓練。
    • 最大許可心率 (%) : < 70% 最大心率。
    • 持續時間:一天的運動時間需 < 30分鐘。
    • 目標:增加運動中的心率。
    • 監測指標:患者症狀、安靜心跳、傷後回場之心理準備量表與RPE。
  • 第三階段 (STAGE 3):
    • 日常活動內容:增加訓練頻率、持續時間與強度 。
    • 可執行之運動:簡單的技術動作 (筆者舉例:馬克操)。
    • 最大許可心率 (%) : < 80% 最大心率。
    • 持續時間:一天的運動時間需 < 60分鐘。
    • 目標:漸進增加負荷,並管理任何病毒感染後的疲勞症狀。
    • 監測指標:患者症狀、安靜心跳、傷後回場之心理準備量表與RPE。
  • 第四階段 (STAGE 4):
    • 日常活動內容:漸進式恢復正常訓練。
    • 可執行之運動:正常訓練活動。
    • 最大許可心率 (%) : < 80% 最大心率。
    • 持續時間:一天的運動時間可 > 60分鐘。
    • 目標:協助重建運動員信心,並評估功能性技巧 (筆者認為此指專項技術動作、功能性表現等)。
    • 監測指標:患者症狀、安靜心跳、傷後回場之心理準備量表與RPE。
  • 第五階段 (STAGE 5):
    • 回場比賽。

(註:常見最大心跳率的預估公式為:220−年齡)

各項的回場步驟

再次提醒,在過程中,只要在運動員有出現任何紅旗症狀,均必須「立即確認且停止」計畫進行。隨後,運動員在至少休息24小時,並確認無症狀後,須先退回到漸進回場計畫的前一階段 (退階一階),以確保運動員有時間適應。

   頸下症狀者:漸進回場計畫執行期間至少需要十天 (隔離期),且須從第一階段開始。

  • 第一階段:起初至少需完整休息五天,給予休息時間,以保護心肺系統。五天休息後,若症狀恢復良好,則可進階。
  • 第二階段:至少持續48小時。
  • 第三階段:至少持續48小時。
  • 第四階段:開始正常訓練。理論上,進入此階段大約已經十天。
  • 第五階段:仍需完成強制隔離後方能回歸比賽。此階段由臨床照護人員與團隊酌情決定。

頸上症狀者:漸進回場計畫執行時間至少需要五天 (隔離期) 且需由第二階段開始。

  • 第二階段:至少持續48小時。
  • 第三階段:至少持續48小時。
  • 第四階段:開始正常訓練。理論上,進入此階段大約已經5天。
  • 第五階段:仍需完成強制隔離後回歸比賽。此階段由臨床照護人員與團隊酌情決定。

檢測陽性無症狀者:由第三階段開始並至少持續48小時。如突然出現症狀,則依情況返回第一階段或第二階段。

筆者心得與結論

雖Omicron病程較短且症狀較輕,不過運動員仍須根據症狀類型漸進執行回場計畫。紅旗症狀均是臨床上非常重要的判斷指標,因此時常運用在運動場上,例如:用於腦震盪運動員的漸進式回場計畫。根據筆者的臨床觀察,這部分是時常被忽略的。因此,即便選手可忍受上述症狀,仍一定要謹慎以待。

作者:運動防護員 林姵吟
編修:黃昱倫 Yu-Lun (Anita) Huang

資料來源: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22, April 23). Graduated Return to Play after SARS-CoV-2 infection – what have we learned and why we’ve updated the guidance. Blog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圖片來源:

https://www.researchgate.net/figure/Example-of-Injury-Psychological-Readiness-to-Return-to-Sport-I-PRRS-scale_tbl1_332385226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